四川考古闪耀哈佛大学
2016年7月30日
6月的美国东海岸,海风阵阵,晴朗而凉爽。东亚考古学会第7届国际大会即在查尔斯河两岸的世界知名学府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于6月8日开幕,16日闭幕,共有来自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约250名学者参会,共设44个讨论小组,议题涵盖东亚地区各方面考古发现和考古研究。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态势。中国考古发展至今日,其理论、技术、经验和成就都达到国际一流,走向世界,融入国际大流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活跃在国际考古合作与交流的舞台中央,其中就包括我院雷雨、刘志岩、万娇、郑万泉和冉宏林等5位一线业务学者,派出人数之多在地方考古研究机构中尚属首次,这与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提携是分不开的。
5位学者的发言报告基本囊括四川省近些年来在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雷雨所作报告“NewDiscoveries at Sanxingdui Archaeological Site(三星堆考古遗址的最新发现)”、郑万泉的“The New Discoveries at Ba Culture of Eastern Sichuan(川东巴文化新发现)”、刘志岩的“Luojiagou Site of The Han Period in Sichuan(四川骆家沟汉代遗址考古重要发现)”以及万娇的“The Culture Evolution of the Chengdu Plain: The Geospatial Analysisof Prehistoric Sites in the Chengdu Plain(成都平原文化演进: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地理空间分析)”和冉宏林的“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ettlement Remains of Jinsha site(金沙遗址聚落考古初步研究)”。鉴于上述发言报告的重要性,大会专设四川考古讨论小组,是东亚考古学会历届国际大会首次为中国某省单独设置讨论小组。Rowan Flad(付罗文)、Jade D'Alpoim Guedes(玳玉)等国际知名学者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考古专家就发言报告内容与我院5位学者就发现成果、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会议现场参与人数之多、讨论之激烈,体现出各国学者对于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和研究的重点关注、浓烈兴趣和充分认可。
此次国际会议给我院一线考古学者提供了直接与国际上其他考古专家交流沟通、知晓国际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的机会,对于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大会的召开,尤其是专属讨论小组的设置,很好地宣传了四川考古系统、科学、全面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为国外学者了解四川、了解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了直接的窗口。讨论现场各国专家的纷纷点赞表明这一目的得到了很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