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四川广汉召开
2023年11月16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四川广汉召开。来自国内20家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公司的专家、代表分享了关于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科技手段运用、设施设备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交流了各自的工作成果与研究经验。
▲ 研讨会举办现场
研讨会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有11位专家进行了演讲,对各自研究团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介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许丹阳作了题为“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成果”的汇报,为与会嘉宾介绍了近年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新发现以及室内文物修复、拼对的代表性成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赵凡从考古保护体系的建设、文物保护与监测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角度,介绍了应急保护智慧云平台建设、预防性保护体系、微痕信息提取技术、服务保护展示智能柜、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土遗址速测系统、区域气象站以及信息管理与展示平台等,对三星堆遗址文物保护新科技及新成果作了全方位介绍。
北京大学教授吴小红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年代学研究成果。根据目前考古发掘研究结果和碳十四测年所能达到的精度,初步可以判断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几座祭祀坑形成年代处于商代晚期,形成时间大致相当。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陈坤龙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出土青铜器铸造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显示三星堆青铜器面具/人像、神树、其他非容器等本地风格特征器物泥芯与容器类器物泥芯在化学成分及显微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推测与产地不同相关,本地风格器物与容器类器物铸造地不同。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丁忠明介绍了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文物铸造工艺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发现三星堆与中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既有相似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相似的共性为陶范法铸造、金属垫片及定位泥芯撑技术以及铸接技术;鲜明的个性为盲芯中用细长的木条作为芯核,且普遍以青铜合金为“焊料”的铸接技术。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王运生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玉石料溯源示踪调查法对三星堆大玉料进行产地研究,并通过大宝山铜矿的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对三星堆遗址铜料来源进行溯源研究。结果表明,三星堆大玉料与彭州蛇纹石同源,彭州红岩山、玉石沟为玉料主要产地,三星堆青铜器部分铜料来源可能为大宝山铜矿。
西北大学教授温睿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有机残留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结果表明,三、四、七、八号坑沉积物和陶片的脂肪酸结果显示出动物脂肪的存在,部分样品的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出猪、牛两种动物的存在,结合七号坑发现的家猪牙和一号坑鉴定出的黄牛骨渣,推断牛和猪最有可能是黄牛和家猪。且在祭祀坑形成前存在仪式性燎烧活动,祭牲选用可能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影响。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周旸介绍了三星堆遗址出土丝织物组织及织造工艺阶段性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丝织品中,平纹织物——绢是最为普遍的组织结构,除此之外还观察到绮和斜编织物。就织造工艺而言,研究团队提出了三种可能的织造方式:原始腰机、双轴织机或踏板织机、提花织机。
四川大学教授黎海超分享了三星堆遗址实验考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介绍了团队开展的K6木箱焚烧实验。目前发现尚无法确定木箱是坑内还是坑外焚烧,更可能是短时间焚烧后填埋形成缺氧焖烧的效果;朱砂遇明火难以保存,更可能是后期涂抹;箱内玉器应是木箱焚后放入;燃烧过程中的爆竹声音、火焰效果等感官因素或许为祭祀行为中的重要因素。
电子科技大学周军分享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电磁探测阶段性成果。研究团队采用了方法研究和物理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厘清了地下金属器物的响应规律和“异常”识别标志,优化了多频电磁探测数据的高分辨反演方法,实现了祭祀坑及邻区的高精度电磁成像,具有较高指导意义,为类似环境的金属器物探测提供了良好的应用范本。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建西分享了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应急保护体系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包括信息中枢车、现场勘察车、现场信息采集车、应急保护车的“第二代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实现了四车联动的实验平台直接协同机动作业,为全链条的文物保护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 研讨会上半场发言人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许丹阳、赵凡、吴小红、陈坤龙、丁忠明、王运生、温睿、周旸、黎海超、周军、李建西
下半场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主持,共有九位代表进行了发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家昌介绍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糟朽象牙脱水加固阶段性研究成果。该团队初步厘清了出土象牙的腐蚀劣化机理,实现了出土象牙腐蚀程度定量评估,研发制备出了适用饱水糟朽象牙文物的保护材料及相关保护工艺,探索了糟朽饱水象牙文物保护的科学程序。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陈华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象牙保存现状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祭祀坑出土象牙不同程度存在糟朽、饱水、残缺、断裂、裂隙、变色、片状脱落、表面粉化剥、霉害等病害。病害形成原因与埋藏环境紧密相关,祭祀坑的塌陷、挤压,青铜器物、其他随从器物的破坏以及环境等,造成了象牙各种病害形成。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陈俊橙分享了三星堆遗址出土象牙现场保护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现场材料筛选首次将象牙现场提取的主要材料确定为高分子绷带,替代了传统石膏绷带;针对出土象牙应急保湿的关键需求,设计出了具有长效保湿效果的水凝胶——弹性体双层材料,并应用于出土象牙的应急保护当中。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曲亮介绍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青铜器保存状况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监测,该团队发现不同埋藏状态下,青铜器的腐蚀电化学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半埋入土壤环境中,青铜器的腐蚀速度最快,最不利于青铜器保存。同时,该团队还较为系统地梳理总结了锈蚀的分层结构,新发现了多种锈蚀产物,为青铜器后续保存和保护提供了科学支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夏寅介绍了三星堆遗址出土带彩青铜器颜料应用与保护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显微观察、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科学分析手段,初步判定三星堆出土带彩青铜器表面红色颜料为朱砂,黑色颜料为炭黑;施彩工艺主要为填纹和表面涂彩。团队在此基础上开展清理及加固缓蚀材料筛选综合评估试验,制定保护修复方案。
山东大学刘文菲介绍了三星堆遗址三号、七号祭祀坑土壤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三号、七号祭祀坑的填土来源都是两种相似的沉积物的混合,即疑似河流相的粉砂粘土和类似风化壳的松散砂质粘土。而且还观察到填土混合的不够均匀,混合之前还在沙土里烧过竹子。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的所谓“风化壳”,是基于矿物种类丰富、风化严重现象的认识,如果遗址本身不存在这种沉积物,不排除填土中混合了矿渣的可能。
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代表张利欣汇报了三星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现场展示数字技术研究成果,包括祭祀坑发掘多阶段“CT分层”三维扫描数据成果、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修复一体化业务平台、3D“软猬甲”、三星堆古城城墙多级别地理空间“空地一体化”数字考古成果、三星堆祭祀区考古数字展示技术成果等多项最新技术和成果。
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代表李军分享了三星堆多功能考古发掘平台阶段性研究成果,此次研发和集成了一整套考古领域重大前沿技术装备,拓展了预防性保护理念的使用情境,完善了田野考古文物应急保护和信息提取方式方法,推动了传统考古、数字化考古和实验室考古的融合发展。
海尔集团代表张俊伟分享了他们研发的有机文物智能保护柜、考古舱空气智慧调控系统等专利,考古舱空气智慧调控系统可蒸发冷却降温,温度控制在18-20℃,新风电极加湿,湿度不低于80%,满足三星堆发掘现场“低温高湿”的环境需求。
▲ 研讨会下半场发言人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促进了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还增进了不同团队之间的相互了解,更为今后深入合作开展三星堆遗址多学科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国内外考古机构、大学院校和科技公司融合发展、多学科横向整合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有助于揭开更为全面立体的“三星堆世界”。
图文来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
核稿:冉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