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水电站淹没区(四川)文物调查及评估报告》
2010年11月14日,四川省文物局在成都市明悦酒店主持召开了《白鹤滩水电站淹没区(四川)文物调查及评估报告》评审会, 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院、凉山州博物馆等文物、考古、古建、历史等方面专家,对《报告》进行了审议。三峡集团公司移民局、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评审会。
会议现场
白鹤滩水电站是一座千万千瓦级的巨型电站,是我国能源建设中为解决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改善能源结构,实施“西电东送”战略部署中的骨干工程之一。该区域内文物众多,时代跨度长,为金沙江流域重要的文化分布区域,我院组织了大量的本院业务人员开展白鹤滩水电站淹没区的文物调查工作,此项工作是我院近年来承担的最大的配合基建的考古项目之一。
高大伦院长对莅临本次评审会的专家、领导进行了介绍,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白鹤滩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调查工作队唐飞和陈卫东分别对工程概况、地面文物概况、地下文物概况及针对文物制定的保护处理意见等做了总体汇报,介绍了白鹤滩水电站文物调查工作的主要收获成果。
唐飞汇报工作
此次调查工作发现了大批重要的文物点。其中,新发现的5处新石器-商周的遗址,是金沙江流域考古的重大发现,填补了金沙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商周文化空白,对于研究本区域的历史文化、民族迁徙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清代遗址群和码头,是重要的移民和川滇贸易的产物,特别是洼乌街,是清代的巡检司所在地,而洼乌街街道本身保存较好,两侧布局尚存,各种社会职能结构俱全,是一处功能完整的社会区域;清代墓葬石刻保存较好,雕刻精美,内容丰富,部分碑文清晰地反映了“湖广填四川”这一重大的历史事实,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加评审会的专家和领导充分肯定了我院白鹤滩水电站文物调查工作的成果,并给予了良好评价,并针对报告中尚未明确表述的问题进行咨询,专家、领导们一致认为《白鹤滩水电站淹没区(四川)文物调查及评估报告》较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淹没区的文物调查情况,制定的保护措施切实可行。同时,对该地区以后将要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和后期保护整理工作,又还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希望能增加发掘面积,做好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形态;根据遗址的重要性,建议对部分遗存采取整体搬迁等保护措施;实施搬迁时,要全面、详实、准确制定保护规划与设计方案,根据文物保护的不同级别,按照相关文物保护法规报批,结合移民迁移,避免出现问题;搬迁后的后续工作要详细、合理;鉴于基建工期时间紧迫,野外调查工作难度大等原因,为掌握地下文物的准确信息,建议建设方尽快提供准确的淹没范围资料,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文物考古调查核实。
专家提出建议
最后,省文物局朱局长进行总结讲话,要求我院尽快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报告》,切实做好配合基建的考古调查及后期的发掘工作。评审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此次评审工作,我们向上级领导、建设方及专家同行汇报了近年来我院在白鹤滩水电站文物调查勘探中取得的成果,获得了多方面的认可和一致好评,并得到了专家中肯的建议,对后期的发掘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拟稿:岳亚莉 | 核稿: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