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乔庄初中墓地抢救性发掘工作简报
2010年3月29日,青川县乔庄初级中学校(后文简称青川县乔庄初中)在进行地震灾后原址重建工作中,即在挖掘拟建学校综合楼地基时发现古墓葬,且部分墓葬在施工中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接到省文物局通知后即派人赶赴现场,经现场调查确认为一处战国墓地,且紧邻郝家坪战国墓地。随即于4月3日起开始对乔庄初中综合楼施工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
青川县乔庄初中位于青川县乔庄镇政府街27号,地处乔庄河西岸二级阶地之上,北邻郝家坪战国墓群。根据该校的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该校将在原校址东部、南部及西南角分别新建综合楼、教学行政楼及学生宿舍楼,其中综合楼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教学行政楼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已发现墓葬全部位于拟建综合楼占地范围之内。鉴于乔庄初中拟建综合楼已经开始施工,本次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首先在该楼施工范围展开,目前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截至2010年5月15日,在乔庄初中拟建综合楼施工范围内已发现古代墓葬28座,墓葬分布似按原地势(坡地,北高南低)逐层排列,其中17座在学校灾后重建施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所有墓葬原开口层位已不明,现均直接开口于当代形成的堆积层如路面、居住面或填土层之下。经过1个多月的持续工作,目前已经完成22座墓葬的清理工作,共出土玉、铜、陶、漆、骨器共30余件。其余6座墓葬正在清理中。
已经清理的22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无墓道,墓葬之间无打破关系。综合各墓葬的形制规模,包括墓圹大小、葬具、方向及随葬品等,22座墓葬至少可归为2类3型,即甲、乙两类,其中甲类墓葬又可分A、B两型,现简要介绍于下:
甲类墓:墓葬现存开口呈不规则长方形或梯形,方向限于320°至350°之间,有木质葬具,葬具四周填充大量膏泥。根据墓圹的大小及葬具中棺椁的有无,甲类墓可再分为A、B两型:
A型墓:已清理10座。现存墓圹开口宽度在150厘米以上,木质单棺单椁,木棺多位于椁室一侧,另一边留出或用木板隔出相对较大的空间放置随葬品。部分棺椁两侧或四周多留有二层台。部分椁室及二层台之上覆盖有2至4层桦树皮。
B型墓:已清理6座。现存墓圹开口宽度在150厘米以下,木质单棺,无椁,无二层台。随葬品放置于棺首或棺尾之外。
乙类墓:形制简单,现存墓圹开口宽度不超过120厘米,墓向在250°左右,未发现葬具及随葬品。
已清理墓葬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扰动,共出土各种随葬品50余件(组),按质地可分为漆器、铜器、玉器、陶器等。漆器约占出土随葬品总数的50%,但保存极为不好,绝大多数仅余痕迹,其中尚可辨出器形者有奁、耳杯、盒等,多为木胎。铜器有带钩、环及桥形饰件。玉器有环。陶器约占出土随葬品总数的30%,多残破,以平底罐居多,其余器形包括侈口圜底釜、敞口平底壶、蒜头圈足壶等,以夹砂灰陶为主,另有少量夹砂黄褐色陶及泥质灰陶。
根据已清理墓葬的形制及随葬品等,并结合地形地貌等情况分析,青川县乔庄初中墓地与青川县郝家坪战国墓群应属同一墓地。两者地理位置相连,乔庄初中墓地已清理墓葬的形制与随葬品均可在郝家坪墓群已清理墓葬中找到极为相似甚至相同的类型,因此,乔庄初中墓地在年代上初步断定战国中晚期,既与青川郝家坪战国墓地年代相同。
目前乔庄初中墓地的抢救性发掘清理仍在继续。随着工作的进一步的深入,以及对出土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和分析,乔庄初中墓地的性质与年代等问题必将更加清晰和明朗,亦将为其他相关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资料。
拟稿:万靖 | 核稿:周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