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五尺道考古探险调查圆满结束
由国家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中央电视台联合组织的“五尺道—石门道—盐道考古探险考察于2010年4月10日至23日,历时14天已圆满结束。此次考察途经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20余个市县,行程近4000公里。此次考察团队阵容强大,专家来自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中央电视台对此次考察进行了全程拍摄。五尺道考察活动得到了宜宾市委宣传部及沿线各市县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宜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德生全程参加了此次考察。同时,此次考察活动部分经费得到了五粮液集团的赞助。
考察以成都为起点,以五尺道—石门道—盐道为主要线索,在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调查了沿线与之有关的文物点近百处。这些文物点都是五尺道对沿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影响的历史见证,其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到二十世界遗产绵延不绝,考察中专家们对旧的文物点取得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大量新的文物点。尤其是四川筠达、滕达、塘坝、云南盐津豆沙关、宣威可渡关等还保留着古道遗迹,从秦汉延续至今都还在服务于当地人民,实属珍贵罕见。
考察团还对古道上的古镇、客栈、驿站、码头、关隘等遗迹和与之有关的古遗址、古墓葬、石刻、建筑等众多文物古迹进行了调查,考察成果丰硕。云南昭通市长王敏正同志和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同志分别在昭通和宜宾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听取了考察团专家和当地文物专家的相关介绍和文物保护意见,并表示加强重视此次考察中涉及的文物点保护工作。杨冬生书记当场指示政府有关部门把这次考察发现的所有重要文物点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要求文化旅游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专家提出的五尺道沿线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尽快拿出实施方案。
通过此次考察,确定了五尺道的路线走向和历史沿革,作为秦代七大工程之一的五尺道对于沿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影响巨大,五尺道沿线保留的众多文物古迹是重要的历史见证。此次考察对已有文物点的重新审视及大量新文物点的发现,为五尺道的保护和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文物报》即将开辟专栏公布此次考察成果;中央电视台将在七月播出此次考察的多集专题纪录片;此次考察的论文集也即将在一年内出版。同时我们有意愿举行关于五尺道研究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拟稿:王鲁茂 | 核稿:高大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