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生物考古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乐山王元村崖墓人类骨骼遗存的生物考古学分析
近日,一项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导完成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地球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目为“Bioarchae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Human Skeletal Remains from Cliff Tomb Burial of the Wangyuancun site in Leshan, Chengdu Plain, Southwest China”。论文第一作者为张燕副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为唐飞研究员。
https://doi.org/10.3389/feart.2023.1136294(文章链接)
四川地区自古就是众多民族迁徙、交流、融合和汇集之地。秦灭巴蜀后,开始在西南地区推广郡县制度。秦汉时期是中原王朝势力和汉文化全面进入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崖墓是四川地区数量极多,分布广泛且最具特色的一种墓葬形式,其出现于两汉之际,并在其后的几百年间广泛流行。崖墓在这一时期的突然出现和流行,是巴蜀文化同汉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碰撞和融合的集中反应,体现了本地文化融合于汉文化的历史趋势。对四川崖墓的研究,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学者们对于崖墓的时空分布、建造技术、墓内空间布局、装饰艺术、以及出土文物等方面均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然而,由于崖墓一般沿用的时间长,且多存在二次甚至多次开凿的现象,以及后世破坏和他用,加上四川盆地湿热的气候和酸性土壤,使得崖墓中的人骨很难保存下来。因而,关于崖墓的生物考古学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况。
为了对崖墓人群的体质特征和健康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研究团队对位于成都平原乐山地区的王元村崖墓出土的人类骨骼遗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考古学研究。研究者首先对每个墓葬中人骨样本的最小个体数(MNI)进行了推算,然后对个体做性别年龄鉴定。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崖墓作为家族墓地,延续几代人的可能性。同时,崖墓中存在年龄稍大的儿童个体而缺失婴幼儿个体的现象,可能反应了当时社会对早夭儿童的不同处置方式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
王元村遗址区位图
为探索崖墓人群的健康和生存压力状况,本研究对样本做了系统的骨骼病理学分析。样本显示出较低的龋齿病变水平和较高的牙结石频率,因此推测王元村崖墓人群具有较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的饮食模式。对几种常见的压力标志性疾病(如牙釉质发育不全、贫血症、骨膜炎等)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的计算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估,结果显示王元村崖墓中的大多数人生前的营养状况不错、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另外,研究者还对一例成年男性和一例成年女性做了身高重建,与其他中国古代人群相比,这两例个体表现出偏矮的特征。
这些生物考古成果拓宽了我们对成都平原崖墓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并为探讨西南地区民族融合、文明化华夏化进程,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积累了重要的人类学数据。
本项研究的发掘资料和人骨材料由金国林副研究员提供,研究工作由张燕副研究员、周科华研究员、金国林副研究员和唐飞研究员共同完成。合作单位还包括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本研究得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蜀地区文明化华夏化进程研究》21&ZD223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