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多学科研究与保护 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多学科研究与保护三星堆遗址实践,创新中国大型考古发掘研究的新模式,集中国内重要考古研究机构力量,形成多学科合作开放平台,是践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生动实例。一万多件出土文物、新研究成果,再次实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为人类文明起源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多学科多团队共建
2020年9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考古人的信心,为三星堆遗址的多学科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四个通透的考古舱将6个新发现祭祀遗迹罩住,这个可以控制温、湿度,装满各类设备的考古“发掘舱”让人惊叹不已:来自不同科研单位的“多个部队”穿着“防护服”在古蜀国祭祀“圣地”开展“野外”考古,仿佛穿越时空。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总领队唐飞介绍,在这样的“考古舱”里开展发掘工作,不仅能控制发掘现场的温湿度,还能减少工作人员带入现代生物和信息,为科学研究遗存创造条件。
在“考古舱”旁设有应急检测分析室、有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微痕物应急保护室和有机质文物与无机质文物恒温恒湿库房,许多设备如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金相偏光双用显微镜、激光粒度仪、体视显微镜、人体骨骼测量仪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显微观察、光谱技术、纳米CT、酶联免疫法等技术正在运用,出土文物可在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和研究,出土文物信息提取更加科学、完善。在“考古舱”外,土遗址保护同步开展。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始终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理念,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全国4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科技研发企业,用最前沿、最先进、最开放的技术和设备,集中国内顶尖科研团队力量,开展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玉石器加工工艺、环境考古、测年、物料溯源、有机残留物与微痕分析、冶金考古、植物考古、考古装备研发等20多个方向的研究,为更加真实、生动、全面、系统地复原历史文化场景提供了支撑。
考古成果丰硕
于无形处寻丝踪、确定三星堆祭祀坑形成年代、植物考古发现水稻、动物考古追寻象牙来源……多学科研究与保护三星堆遗址取得丰硕成果,三星堆的历史“谜团”,正被逐一解开。
“我们找到了肉眼不可见的丝绸制品残留物,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说明古蜀是中国古代丝绸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唐飞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总工、研究员谢振斌介绍,三星堆的丝绸经过数千年的埋藏,已经不复当年的“颜值”,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西北大学、四川大学,采用基于免疫学原理的丝绸微痕检测技术,发现并确认三星堆50余件器物上有丝绸遗迹,有的附着于青铜器等出土文物上,有的“隐藏”在灰烬中。品种有纨、缟、缣、纱、绮、縠等。
“除了厚实的绢,还有飘逸轻薄的绢,可以想象当年的飘逸灵动。”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说。
据了解,三星堆被火烧过,被掩埋过,可能还被水浸过,留下的线索不多。研究团队研团队采用一种类似于“验孕棒”的试剂盒与其他检测技术,能在已经泥化、灰化、炭化、矿化的遗物中检测到丝绸残留物。
丝绸的发现,是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出土文物微痕信息提取保护的成果,体现了中国考古学的巨大进步。
“以三星堆和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不仅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和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古代文明共同体中最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一。在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中,丝绸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同因素。不管是关于丝绸的神话传说、史料记载,还是考古发现,均表明巴蜀和中原都秉承着大致相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周旸说。
此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还联合北京大学采集碳十四测年样品300余个,经测定祭祀坑距今3200至3000年,为三星堆祭祀坑断年提供了科学依据;联合社科院考古所、北京科技大学、故宫博物院、山东大学,对青铜器物内部结构与成分进行分析,初步了解了三星堆出土青铜器和玉石器是怎样“造成的”;开展的象牙溯源与动物骨骼DNA测试,对三星堆祭祀坑出土象牙进行了探索研究等。
第一时间分享考古成果
“月光宝盒”、金面具、神树纹玉琮、尚未完全揭开神秘面纱的5号祭祀坑……在三星堆博物馆内的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隔着一道玻璃,观众不仅可以享受到“先睹为快”三星堆最新出土文物的“福利”,还可以看到保护修复工作者如何“焕新”文物。
2021年以来,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先后出土上万件文物。为了第一时间将考古成果与公众分享,2021年底,三星堆博物馆创新式地在馆内开放了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成为游客喜爱的“打卡地”之一。
“近在咫尺的是未修复完成的锈迹斑斑,是分类装袋的文物和手写标记,是摆满了仪器的工作台,这种直面历史的触动让每一个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倍加强烈。”一位观众说。
今年7月28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即将“开张”,所有旧馆的文物都将“搬家”到新馆,但这个开放式的文物保护修复馆将被保留下来,继续为公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三星堆文物,是目之可及的震撼。我相信任何一位观众,看到三星堆文物,都会为之赞叹,都会发自内心地敬仰中华文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说。
下一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继续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物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利用本项目既有的成功理念和经验,继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在扎实做好三星堆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三星堆故事,以赓续文明之光,续写当代华章。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学科研究与保护 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图文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