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01|“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
2024年7月23日,“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开幕,本次现场展出的50余件青铜器、金器、玉器、象牙等器物,代表着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近一年来的保护修复和研究成果。
▲ 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金面具保护修复前后
▲ 三星堆遗址8号坑出土金面具保护修复前后
其中备受关注的三星堆2号青铜神树在本次展览中首度亮相,通过AI技术实现“数字重生”。对2号青铜神树的研究起始于1986年,当时进行考古发掘时就发现了2号青铜神树的底座和部分主树干和树枝,在近年新发现的三星堆祭祀坑中,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大量2号青铜神树残件。经过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修复专家评估,如果用传统的物理加固方式复原,难度大、耗时长,且容易损伤文物本体,因此考虑先对2号青铜神树进行数字模拟复原。
▲ 2号青铜神树数字模拟复原
2号青铜神树和1号青铜神树一样分为三层。它的底座有三个立面,每个立面各有一跪坐青铜人像。底座之上生长出神树枝干,相比1号青铜神树树枝的柔和下垂,2号青铜神树的枝干外张上翘。数字化虚拟复原的2号青铜神树高约2.88米,比1号青铜神树要低一米左右。
02|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回顾
2019年10月下旬,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启动,共计新发现6个祭祀坑。2020-2022年,我院联合数十家科研单位共同攻关,初步摸清了祭祀区的分布范围和内部结构,发掘清理了6座“祭祀坑”等大量重要遗迹,发掘出土金面具、象牙、铜人头像、鸟形金饰、铜神树、铜扭头跪坐人像、神树纹玉琮和龟背形网格状铜器等珍贵文物,共计17000余件,相对完整器物4000余件。
2021年,我院编制完成《三星堆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并按程序上报国家文物局。2021年8月31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该方案(文物博函〔2021〕931号)。
近一年来,我院在省文物局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联合16家单位实际完成4062件(残件)文物清理及保护。该项目探索多团队合作,实现了资源共用、技术互联、成果共享的文物保护修复研究新模式。
▲ 三星堆遗址出土铜罍虚拟修复
▲ 三星堆遗址出土铜罍制作工艺模拟
在本期文物保护修复实施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
● 发现目前最早的芯撑技术使用实例;
● 取得三星堆青铜器产地与矿料溯源研究初步探索成果;
● 创新运用AI技术,实现多件大型青铜器跨坑拼对;
● 首次在同时期发现挤錾等金器加工高超、成熟技术证据;
● 探索了铅影响下的金器腐蚀机理研究新思路;
● 首次发现三星堆玉器存在使用痕迹;
● 首次证实三星堆蛇纹石玉料来自彭州龙门山矿区;
● 发现成都平原砂绳切割技术的最早证据;
● 证实了三星堆出土部分玉器与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同类玉器的密切关系,继承了东部沿海、中原地区较为典型的治玉工艺;
● 在象牙脱水加固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项目为我省培养文物保护技术人员20人,为三星堆新馆提供新出土展出文物700余件。多件器物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多地展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03|展望:“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
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视察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并提出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作出更大成绩。
经详细调查统计,三星堆祭祀区新出土文物还有10123件(残件)存在各类病害,亟待清理保护。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为考古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实物例证,我院计划在三个周期(每个周期2年)内完成所有器物的清理保护。每个周期根据文物病害程度、考古整理及研究需要,选取3000余件各类器物实施。目前我院已编制《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二期)》,计划开展3140件器物清理及保护,同时继续开展器物的制作工艺、矿料来源等分析研究,全面认知文物价值,为深入阐释古蜀文明、助力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工作提供支撑。
本文第1部分文字来源:新华社
本文图片、视频及第2、3部分文字来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中心
编辑:宋艺、张寒霞、热菲娅
核稿: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