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五粮液项目(二期)成果专家论证会 暨中国酒业遗产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宜宾召开
2024年12月8-9日,由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考古学会(酒业遗产考古专业委员会)指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宜宾市博物院、五粮液文化研究院主办的考古五粮液项目(二期)成果专家论证会暨中国酒业遗产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宜宾顺利召开。
12月8日,考古五粮液项目(二期)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项目专家组成员现场考察了东鑫和遗址,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现场汇报。随后,考古五粮液项目(二期)总领队孙智彬主持召开二期成果专家论证会。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考古学会名誉会长、考古五粮液项目(二期)顾问王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岩分别致辞。4位项目组成员从东鑫和遗址的展示清理、保护规划方案编制、本体保护前期工作及植物考古工作的角度汇报了二期项目主要工作内容。汇报结束后,项目组专家就二期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建议。
专家讨论认为二期项目取得了以下三方面成果:一是东鑫和遗址首次认定宜宾唐代土城墙,揭露展现了宜宾城市唐、元、明三个时期城墙叠压关系,反映了宜宾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尤其是现存的主要遗迹,展现了从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复治三江口后宜宾城市发展面貌。是宜宾城市考古的重要发现,意义重大。二是东鑫和遗址为一处从元代到清代宜宾城区酿酒作坊长时间延续的重要区域,见证了宜宾地区自元代开始的酿酒手工业发展历史,是蒸馏酒手工业考古重要遗址。三是以东鑫和酿酒作坊遗址为核心,制定遗址保护规划及展示利用方案,为打造酒业考古遗址公园、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酒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
▲ 项目成果论证会
与会专家对后续工作提出建议:一是做好遗址本体保护和研究成果出版、地质勘察、环境监测等工作,为遗址本体保护及展示利用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深化遗址保护规划和展示利用方案编制,结合遗址保护和展示需要,进一步完善考古和研究工作计划,完善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12月9日,中国酒业遗产考古学术研讨会召开。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华涛, 宜宾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罗春涛,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考古学会名誉会长、考古五粮液项目(二期)顾问王毅先后致辞。会上展示了考古五粮液项目二期成果。随后,四川省考古学会副会长孙智彬,北京大学教授孙华,浙江大学教授李华瑞分别从酒业考古、酒业文化遗产、酒文化起源等三个方面发表了主题报告。参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考古遗址新发现、酒文化研究、酒业科技考古等三方面发表了11项专题演讲,涵盖了包括安徽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衡水十八酒坊-永丰酒坊遗址、宋代广州公使酒库等近年最新酒业考古遗址发现,成都平原酒文化、陕西白酒文化、蒸馏酒酒具等酒文化酒具方面研究,以及科技考古、环境考古等研究手段在酒业考古中的运用等内容。最后,会议发布了中国酒业遗产考古联盟倡议书,倡议成立一个以学术团体为主,并包括相关学会、协会、酒企参加的联盟,共同推动酒业遗产考古工作,为中国白酒老作坊申遗提供重要支撑。
▲ 酒业考古大会现场
▲ 主旨演讲
▲ 与会专家合影
此次在宜宾召开的考古五粮液项目(二期)成果专家论证会暨中国酒业遗产考古学术研讨会不仅展示了四川宜宾在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酒业遗产考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文来源:院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所
拟稿:刘睿
核稿:郑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