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挥洒汗水、用探铲丈量巴蜀历史——记我院考古探掘工杨帆
2025-07-10

在巴蜀大地的考古现场,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探索者。他以十三年的坚守,在田野间书写着对历史的敬畏;以不懈的钻研,在探掘中倾注着对事业的热忱。他就是我院江口遗址工作站助理馆员杨帆,一位用双手触摸历史痕迹的考古从业者。
积跬千里 汇流成海
杨帆,四川简阳人。2012年自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毕业后,随即进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由此开启了他的田野考古之路。从业至今,他的足迹遍布四川多地:先后参与完成广巴高速公路、成贵高铁、天府机场等重大建设项目的考古调查;参与广元大坪子墓地、西昌市阿七乡新庄遗址、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等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考古发掘。在这些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调查、勘探、发掘、测绘等田野考古工作经验。十三个年头,他以脚步丈量巴蜀大地,用双手探寻历史脉络,在田野间挥洒汗水,在探掘中连接古今。
初心不负 砥砺前行
考古探掘工作是对脑力与体能的双重考验。面对各类型的遗址,如何科学布设探孔以精准捕捉地层信息、确认遗迹单位、明确遗迹单位性质,进而认识遗址的性质,是杨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思考、反复钻研的课题。他如同海绵般持续吸纳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武装自己,提升职业技能,让每一次握起探铲都胸有成竹。2025年7月3日至6日,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省泸州市举行。作为2023年四川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考古探掘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杨帆凭借省赛优异成绩获得免试资格,直接晋级国赛,并最终斩获三等奖。赛后的杨帆并未止步,返回驻地后便立刻复盘比赛全流程,细致总结经验教训。对他而言,这份成绩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未来的考古之路,他将走得更稳、更远。
图文来源:院江口遗址工作站
核稿:刘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