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聚焦向家坝考古新发现
向家坝遗址位于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是金沙江水电基地最后一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历时3年的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遗存,仅在石柱地遗址就发现不同时期的遗存800余处,墓葬100余座,出土文物2000余件。尤其是叫花岩和石柱地等处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在川南广大地区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空白,将川南地区的历史前推了3000年。这些考古新发现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时还引起中央和省内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等媒体记者纷纷赴考古发掘现场采访,并于28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报道。
10月28日的《华西都市报》在01版导读和04版要闻·焦点中以“向家坝遗址群发现新石器文化遗迹 川南历史前移3000年”为题,报道了这一金沙江畔遗址群的“大特色、大猜想、重发现”。其中四川大学考古学教授宋治民、马继贤、历史系教授宋亮工在考古现场提出的建议和疑问也将带领大众一起探索考古的神秘。28日的《天府早报》以头版和全版要闻的形式揭示这一四川考古界的惊喜,展示了四川的“三峡考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大伦院长指出“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的考古项目,是目前四川地区最大的一处,而且意义重大,相当于四川的三峡考古。”《成都商报》侧重报道了该遗址的发掘历程并关注未来的保护方案,如“蓄水之前文物能否‘全身而退’”。《成都晚报》则用二分之一版面对此次发掘现场、出土文物及其价值进行了报道。
新华网相关报道
此外,网络媒体也十分关注此次考古新发现。大成网在28日以头条形式报道了《向家坝淹没区考古大发现 出土多件珍贵文物》。四川在线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考古发现进入倒计时”后,人民网、新华网、华夏经纬网、中国经济网、四川新闻网、广安新闻网、京报网、神韵在线、新疆新闻网、英大网等几十家网络媒体都转载或报道了此次大规模的考古活动和丰硕的考古成果。
来自网络
石柱地遗址发掘现场
10月29日《华西都市报》、文化中国网站等媒体继续跟踪报道,足见向家坝遗址考古发掘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水电站淹没区残存的遗迹清理工程仍将继续进行。而2012年9月,水电站就将正式蓄水。如何在淹没之前,使库区遗址群和文物得到科学发掘和妥善保护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我院下一步工作中的重点。
拟稿:李成 | 核稿:刘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