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考古“老兵”!我院为孙智彬同志举行荣休仪式
2025年11月11日,我院为深耕考古事业四十余年的孙智彬同志隆重举办荣休仪式,仪式以“致敬峥嵘岁月,传承考古精神”为主题。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志岩,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禄山,退职院领导周科华,退休职工代表张肖马,及当时在单位的业务部门负责人、青年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向这位考古“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为孙智彬同志颁发荣誉退休证书
孙智彬同志于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11月入职我院,至今已整整四十载。在院工作期间,他历任考古队副队长、队长,考古所所长等职,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我院考古事业的发展。
仪式现场氛围温馨而庄重,同事们围坐畅谈往昔岁月。一段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生动回溯了孙智彬同志自入职以来的奋斗历程。四十年来,他手持探铲踏遍山河,在泥土深处辨析文明密码;他秉烛伏案潜心钻研,在字里行间还原历史轮廓。从中坝遗址的系统性发掘,到“考古五粮液”项目的突破性进展,他以严谨务实的学风、精益求精的态度,为全院同仁树立了治学标杆;从“师带徒”的倾囊相授,到技能大赛的悉心指导,他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考古事业培育后备力量,照亮后辈前行之路。
参会同志纷纷发言,感念孙智彬同志的言传身教——他既是传道授业的良师,亦是温暖同行的益友。尤其在忠县中坝遗址发掘期间,他所展现的“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学术坚守,更成为众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治学典范。
院党委书记刘志岩在讲话中强调,年轻同志要以孙智彬同志等老一辈考古人为楷模,深学他们忠诚事业的政治品格、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主动汲取前辈的经验智慧,努力实现“传承榜样、超越榜样”的成长目标。同时,他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孙智彬同志致以诚挚祝福,祝愿其退休后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孙智彬同志在发言中,真挚感谢院领导班子长期以来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以及为大家搭建的优质工作平台与坚实保障。他以岳飞《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词作,深情回顾四十余年的工作历程——年轻时跑工地、做项目的奔波劳碌,中年后整报告、写论文的潜心耕耘,寥寥数语间,尽显老一辈考古人干事创业的艰辛与为人处世的谦逊。
对在场的年轻后辈,孙智彬同志提出两点殷切期望:一是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单位发展大局,找准定位、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二是要摒弃“躺平”心态,拒绝自怨自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寻找突破、担当作为。质朴而有力的话语,让青年职工深受触动与鼓舞。
仪式现场,院领导为孙智彬同志颁发荣誉退休证书并佩戴“光荣退休”绶带,青年职工代表上前献花。随后,全体参会人员与孙智彬同志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温暖时刻。

▲ 青年职工代表为孙智彬同志献花

▲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这场荣休仪式,既是对孙智彬同志四十载考古生涯的崇高致敬,更是我院“传帮带”优良传统与考古精神的生动传承。老一辈考古人的坚守与担当,将持续激励全院职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考古事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图文来源:院人事科
核稿:李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