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机构沿革
1950年12月15日,为有效保存和整理历史文物,根据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的指示,川西人民行政公署(以下简称“川西行署”)核准成立川西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谢无量,委员为李劼人、蒙文通、向楚、芶敬宇、徐中舒、闻(在)宥、冯汉骥、陈翔鹤。该会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在川西行署文教厅领导下开展文物保护、调查、研究、征集等工作。
1951年2月5日,《地方文物管理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发布,明确提出:“为了更好地保护、管理各地方的古建筑、古文化遗址、革命遗迹,并为征集用在各地的珍贵文物、图书、革命遗物的便利,各省、市得设立‘文物管理委员会’。”
1951年7月,川西行署撤销川西文物保管委员会,成立川西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张秀熟(时任川西行署文教厅厅长),副主任委员为邱翥双、谢无量、王缵绪,委员为毛定原、向楚、吉喆、余述生、李维嘉、李劼人、芶敬宇、徐中舒、陈翔鹤、张怡孙、杨啸谷、蒙文通、闻(在)宥、韩文畦。
------ 初创【1953~1957】 ------
• 1953年5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根据中央文化部、西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指示,正式成立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文管会”),核定编制30人。时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张秀熟兼任省文管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为彭长登、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纯化街75号。省文管会初创成员名单:郑建勋(秘书)、陶鸣宽、李复华、支沅洪、傅汉良、李励、潘中玲、洪剑民、江学礼、曹丹、王迪若、刘贞廉、田宜超、林坤雪、江甸潮、匡远滢、陈历清、吴觉非、曹祚沅、谢柯安、凌尚志、庞有林、陈建中、袁明森。省文管会成立之初即赴四川各县市进行文物古迹调查,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首次大规模、有计划、专业化的文物调查。
• 1954年9月,张圣奘任省文管会(办公室)负责人。省文管会(办公室)分为田野组和调查组,在继续进行文物普遍调查的同时,开展重点保护工作,宣传国家文物保护政策,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进行文物清理及展览策划,并帮助、指导刚刚成立的四川各县市文物保管所培训工作人员、编订文物清册。
• 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1955年,西南博物院移交重庆市文化局,并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冯汉骥重新担任四川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省博”)馆长兼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西南博物院一部分史学、文博领域的精英和骨干(王家祐、沈仲常、杨有润、于豪亮等)调入省博及省文管会(办公室),四川文博系统专业力量得到极大充实。
• 1956年,省文管会(办公室)以成立以来历次文物调查成果为基础,完成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同年底,省文管会(办公室)田野组交由省博领导,并更名为“文物工作队”,负责考古工作。省文管会(办公室)调查组继续进行地面文物调查保护工作。
------ 合署【1958~1980】 ------
• 1958年,为精简机构、紧缩开支,省文管会(办公室)与省博合署办公。对外两个牌子、两个印鉴,对内一套人马进行工作。
• 1968年7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省博成立革命委员会和颁发印章时,未明确省文管会(办公室)是否需要保留,致使省文管会(办公室)的牌子与印鉴未再行使用。
• 1974年7月,在省博内部设立省文管会(办公室),省文管会(办公室)印章重新启用,省文管会(办公室)职能得到部分恢复。
• 1977年,徐中舒任省博馆长。
------ 恢复【1981~1990】 ------
• 1981年3月10日,经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准,省文管会正式恢复,主任委员为张秀熟,副主任委员为吴汉家、徐仲舒。1982年,为进一步加强对我省文物工作的领导,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防止对文物的破坏,密切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兼任省文管会委员,名单如下:马识途、尤超、邓少琴、邓学安、冯天爵、冯兴玉、冯秉昭、孙自强、叶兆麒、龙经纬、李彪、李树根、朱秉璋、许琦之、张文沛、张光伦、张惠明、陈正交、苏成纪、何惠林、屈义骅、罗永光、金铠、周永彤、赵欲樵、贺惠君、段可情、高文、高扑实、徐南洲、聂秀香、郭景璞、黄惠周、彭长登、焦成斌、谢雁翔,朱秉璋任省文管会(办公室)负责人。省文管会(办公室)为省文化厅直属事业单位,与省博分开办公,单独建制,主要负责全省文物的调查、发掘、保护、研究和宣传等工作。
• 1983年11月,朱秉璋、赵殿增任省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朱秉璋主持工作。同年,四川省文化厅核定省文管会(办公室)编制77人。省文管会(办公室)下设业务机构:田野考古工作队, 以配合基本建设进行考古发掘为主,同时每年进行一两项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地面文物工作队,对地面文物(包括革命遗址和遗迹)进行调查、研究、保护和宣传,推进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工作队,以石刻和石窟寺为重点,兼顾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及出土文物的修复和保养;《四川文物》编辑部,除主办该刊外,还负责组织力量编辑出版文物考古方面的丛刊和普及读物。
• 1985年2月,经四川省编制委员会批准,省文管会(办公室)增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考古所”)牌子,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同年,单位筹建的新办公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号。
• 1986年3月,赵殿增任省文管会(办公室)主任、省考古所副所长,郭长荣任省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支部副书记,肖宗弟任省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同年,四川省编制委员会核定省考古所事业编制90人。省考古所下设田野考古工作队、地面文物工作队、文物保护技术工作队、《四川文物》编辑部、秘书科等部门。
• 1987年12月,肖宗弟任省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省考古所副所长并主持工作,赵殿增、胡昌钰任省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省考古所副所长,黄小平任省文管会(办公室)、省考古所党支部副书记。
• 1988年7月,肖宗弟任省文管会(办公室)主任。
------ 发展【1991 ~ 】 ------
• 1991年1月,胡昌钰任省文管会(办公室)主任、省考古所所长。
• 1994年5月,黄小平任省文管会(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同年9月,马家郁任省文管会(办公室)主任、省考古所所长,丁祖春任省考古所党支部副书记。
• 1995年3月,郭长荣任省考古所党支部书记。
• 1996年8月,袁金泉任省考古所副所长。
• 1998年3月,张肖马任省考古所党支部副书记,同年8月,李昭和任省考古所副所长。
• 2000年5月,省考古所党总支成立,省考古所所长马家郁兼任省考古所党总支书记,张肖马任省考古所党总支副书记。
• 2002年7月,高大伦任省文管会(办公室)主任、省考古所所长。同年11月,陈显丹任省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省考古所副所长。
• 2004年10月,经四川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名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考古院”),省考古院下设业务机构:考古研究所、古建石窟设计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四川文物》编辑部、基建考古勘探办公室、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保卫科、图书信息中心等。
• 2004年10月,高大伦任省考古院院长,李昭和、陈显丹任省考古院副院长,张肖马任省考古院党总支副书记。
• 2005年6月,闫西莉任省考古院党总支书记。
• 2008年1月,周科华、唐飞任省考古院副院长。
• 2013年,省考古院院长高大伦兼任省考古院党总支书记。
• 2017年4月,姚军任省考古院副院长。
• 2019年8月,唐飞任省考古院院长。
• 2020年1月,省考古院院长唐飞兼任省考古院党总支书记。
• 2020年6月,刘禄山任省考古院副院长。
• 2020年12月,陈卫东任省考古院党总支副书记。
• 2023年7月,谢振斌、刘志岩任省考古院副院长。
2019年、2021年,经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增挂“三星堆研究院”“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两块牌子。2022年7月,经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核定我院事业编制185名。2024年,经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核定我院事业编制242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为四川省文物局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下设党群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项目管理办公室、科研办公室、文物信息中心、革命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四川文物》编辑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中心、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新石器考古研究所、商周考古研究所、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所、民族考古研究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石窟寺保护工程研究所)、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石窟寺考古研究所)等部室及皮洛遗址工作站、城坝遗址工作站、罗家坝遗址工作站、会理考古工作站、广元考古工作站、江口遗址工作站、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等派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