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街道,地处岷江与锦江交汇处的河道内,北距成都市约60千米,南距眉山市约20千米。 是清顺治二年(1646)张献忠与杨展交战的古代战场遗址。清杂史《蜀碧》记载:“献率劲兵十数万,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将变姓名走楚作巨商。展逆于彭山江口,纵火焚其舟,展身先士卒,殪其前锋,风烈火猛,展登岸夹攻,枪铳弩矢齐发。士卒辎重丧失多,急走成都。”
● 2005年,在岷江河道内修建饮水工程,发现一段木鞘和7枚银锭。2010年遗址被公布为眉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岷江河道内取沙时发现了金册、西王赏功金币等文物。2016-2021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其进行发掘,目前已完成了对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五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遗址获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主要堆积为砂卵石,厚2~8米,覆盖于红色砂岩构造的河床之上。砂岩河床由于长期被岷江流水侵蚀,形成多条大致南北向的冲刷槽。出水文物多分布于这类河床的冲刷槽内,少量夹杂在砂卵石堆积之中。前五次发掘总计出水各类文物70000余件,种类以金、银、铜、铁等金属材质为主。其中包括张献忠大西国的金封册、“西王赏功”金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大西国国号的五十两银锭等;明代蜀、楚、荣等藩王府的金银封册、金银印章和铭刻万历、天启、崇祯等年号的五十两银锭等;此外,还有金银碗、金银杯、金银发簪、金银耳环、金银戒指、金银手镯和金银纽扣等各类器饰;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镰、铁火铳和铅弹等各类兵器;铁船钉和铁篙杆等船具。出水文物时代明确,自明代中期延续至明代晚期;来源地域广泛,北至河南、陕西,南至两广,西到四川、云南,东到江西;等级较高,包含了张献忠大西国及明朝的皇室文物。
● 通过考古发掘,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确认了遗址的性质为古代战场遗址,基本了解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文物分布规律。出水的大量文物为研究张献忠大西国的政权结构、经济建设和军事征战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对认识明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物质文化乃至明末清初以来的社会历史走向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发掘,是国内首次利用围堰在内水水域开展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也是水下考古发掘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在考古调查方面,通过口碑调查与磁法、电法等物探手段确定发掘区域。针对出水文物密集且体量较小的特点,在考古现场安装了大型筛选设备,对发掘出的砂石进行了水洗和筛选,避免文物流失。在信息釆集和记录方面,对遗址做了全面测绘并建立控制网,在发掘过程中应用RTK精准记录文物出水位置,通过延时摄影记录发掘过程,通过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方式复原遗址地貌及遗物保存状态。此外,还搭建了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保证了考古工作科学、高效地进行。
● 在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同时,同步开展了公众考古活动,公开面向全社会招募考古志愿者,是全国首个全程有志愿者参与的考古项目,为公众参与考古工作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扩大了考古的公众影响力,努力让公众了解考古、走进考古并共享考古成果。(刘志岩)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航拍图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现场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木鞘出水情况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文物出水情况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西王赏功”金币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蜀世子宝”金印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荣世子宝”金印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永昌督理之印”银印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钦赐崇德书院”铜印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金册、银册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银锭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金顶银脚发簪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金纽扣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百子铳 ▼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