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
三星堆遗址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设计方案(城墙本体保护专项)
2021年11月,经公开招标,我院和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承担了《三星堆遗址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工作,我院负责城墙本体保护专项,专项工作内容包括城墙本体勘察、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前期通过开展城墙数字化测绘、建筑形制工艺调查、赋存环境调查、土的性质分析、病害现状调查、保护思路确定、工程措施制定等系列工作,编制完成《三星堆遗址城墙保护工程设计方案(方案设计阶段)》。后期联合敦煌研究院,在详细勘察基础上编制完成《三星堆遗址东城墙保护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阶段)》。该项目旨在围绕三星堆遗址城墙保护及展示需求,以最小干预为前提,以真实、完整地保护城墙本体为目标,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具体工程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实践,以期能够在南方地区潮湿环境大型露天土遗址保护及展示方面起到示范作用。(赵凡)
- 2018
-
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迁移异地保护方案
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白湾乡大石凼村甲扎尔甲山南侧中上部。洞口底部平台高程为2471.92米。该洞窟原为山体断层破碎带岩石差异风化形成的天然岩洞,岩洞两壁和地面经人工后期简单修整。在洞窟内隔墙、佛塔、崖壁上保存有47幅壁画,是四川阿坝地区较为重要的藏传佛教遗存窟,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坝址与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直线距离约2.88千米,水电站拟定正常蓄水高程为2500米。电站蓄水后,洞窟壁画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将被整体淹没在水位线以下。根据该壁画影响评估报告,迁移异地保护是最好的选择。该方案的目标是制定出安全、科学、可行的迁移异地保护方案,保护好文物核心价值,同时确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甲扎尔甲山洞窟洞口位于半山腰处,距离山脚相对高差约190米,仅有一条小路上山,工作人员前往洞窟需要从山脚开始徒步上山。由于山势陡峻,道路崎岖、荆棘密布,一路上只能手脚并用,借助绳索、木梯向上攀爬,同时还要时刻面临落石的风险,每次上山都是严峻考验。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人员往返上数十次,完成了洞窟壁画现状及病害勘查、地勘、壁画赋存岩体的地质缺陷探测、环境监测、三维数字化测绘、新址选址、壁画清洗实验、壁画加固实验、壁画起甲回帖实验、壁画裂隙灌浆实验、壁画切割实验、佛塔整体搬迁实验、壁画揭取和复原实验。最终完成了《马尔康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迁移异地保护方案》编制,并获国务院批复同意。(王冲)
- 2016
-
广汉龙居寺中殿壁画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
2016年8月,经公开招标,我院承担了《广汉龙居寺中殿壁画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工作。项目内容包括三维扫描、环境监测、方案编制三部分。
本在壁画数字化测绘和保存环境监测基础上,通过开展壁画保护修复历史调研、制作材料和工艺分析、本体病害现状调查、白蚁蠹虫危害调查、载体结构安全评估、保护修复前期试验等系列工作,编制完成该方案。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深入践行“研究贯穿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全过程”理念,以龙居寺中殿壁画为例,对四川明代竹编夹泥墙结构壁画的墙体结构、材质工艺、保存环境、载体安全、蚁虫危害等共性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依托项目成果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5篇、SCI收录1篇,在四川地区同类建筑壁画保护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示范性。(赵凡)
- 2015
-
荥经茶马古道—西旅底平石刻迁移异地保护工程设计方案
2015年4月,受新庙水电站建设单位委托,我院承担了《荥经茶马古道—西旅底平石刻迁移异地保护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工作。
通过开展石刻现状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影响评估分析、切割方法优化、迁移新址比选、展示方式论证等系列工作,编制完成该设计方案。方案编制工作秉承“真实、完整地保存文物原状和价值信息”原则,对本体切割方法和迁移至新址后展示利用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迁移异地保护工程提供了参考案例。(赵凡)
西充县张澜故居月台石刻保护修复工程
2015年11月,我院承担了西充县张澜故居月台石刻保护修复项目,项目内容包括石刻本体保护修复和环境防渗排水两部分。2016年5月,该项目通过甲方组织验收。
针对石刻本体表层剥落、空鼓、裂隙、局部缺失、植物破坏、水泥修补等主要病害和赋存环境面流冲蚀、渗水及毛细水侵蚀等水害问题,在抢救性与预防性并重思想指导下,一方面对于本体病害,在前期试验基础上采用预加固、水泥剔除、表面清洗、表层脱盐、裂隙注浆、局部修补、表层加固、微生物防治等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另一方面对于环境水害,采用后部防渗阻水、顶面及地表截排水等措施进行治理。项目竣工后持续开展了两年的效果监测评估,较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四川露天砂岩石质文物本体保护修复积累了一定经验。(赵凡)
- 2013
-
宝光寺念佛堂壁画保护修复工程
宝光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是四川著名禅寺。1915年,在重建的念佛堂的后墙上绘制了一幅“释迦涅槃图”。1997年由于念佛堂屋顶漏水,壁画后墙支撑体坍塌,我院文保人员对其进行了揭取、复位上墙等保护措施。但在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后,壁画受剧烈振动,表面出现大面积的空鼓、开裂,面临坍塌的危险。2013年5月,我院对该壁画进行了的病害勘查,并完成《新都宝光寺念佛堂壁画抢救性保护方案》编制。根据壁画现存病害及其成因,实施表面除尘、局部加固、整体贴裱、整体揭取、空鼓面整平及断裂口修复、原有支撑体及泥层去除、制作新的过渡层、制作新的支撑体、壁画整体复位上墙、去掉画面保护层及加固画面等措施。方案实施后该壁画得到较好保护。(王冲)
乐清市柳市镇石刻照屏保护修复工程
柳市镇石刻照屏位于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黄华社区殿后村南宅院旁,与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故居仅数十米之遥。照屏通体石结构,高2.7米,宽2.47米。2000年,当地居民在照屏上部安装不锈钢框架给予固定,并用石材树脂胶对表面裂隙进行了填充、粘接,导致照屏表面大量粘接痕迹残留。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破坏,照屏出现断裂及人为不当修复等多处病害。受乐清市博物馆委托,我院于2013年1月和7月两次对照屏实施了病害勘查及取样分析,编制完成了《乐清柳市镇石刻照屏保护修复方案》。2013年12月,我院承担了该照屏的保护修复任务,于次年1月竣工并通过验收。(王冲)
巴中沙溪石窟迁移异地保护工程
巴中沙溪石窟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开凿于唐高宗时期,石窟造像布列于长24.53米、宽3.99米、距地面0.39米的整块崖壁上。巴中沙溪石窟迁移异地保护工程共迁移石窟16龛,总重量达148吨,总体积约60立方米。2012年9月,我院对巴中沙溪石窟进行了勘察测绘并编制了迁移异地保护方案。石窟迁移异地保护工程在全国是少有的,在四川境内也是第一次。2013年7月组织实施该项目,12月完成项目资料整理与竣工报告编写工作。
实施内容包括:切割前石窟造像临时加固保护、石窟造像切割、包装转运、切割体安装复位、石窟造像本体保护及局部环境整治等五项主要工作。石窟迁移异地保护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石窟切割,该项目采用技术成熟的金刚石绳锯切割法对石窟进行分块切割搬迁。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振动,不会对开裂、风化的切割体造成破坏和损伤、切割表面平整等特点。(郭建波)
- 2012
-
屏山万寿寺观音殿壁画、彩塑迁移异地保护工程
2012年9月,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我院承担了宜宾市屏山县万寿寺观音殿壁画、彩塑现状勘测、揭取、迁移异地保护任务。观音殿现存壁画为明代遗存,面积约15.5平方米,因自然、人为因素的破坏,壁画存在起甲、粉化、脱落、空鼓、烟熏等病害,针对上述病害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清除表面积尘、烟熏等病害;减缓彩绘颜料层和金箔的起甲脱落;增强壁画、泥塑整体强度及稳定性;替换壁画、泥塑支撑体,满足展示和保存需求。(郭建波)
- 2011
-
2010-2011年,成都武侯祠四通清代石碑加固保护工程
2010年8月,受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委托,我院承担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四通露天清代石碑的加固保护项目。在对四碑进行病害、保存环境等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开展材料筛选和现场试验等相关研究,经多次论证修改,完成《成都武侯祠四通清代石碑的加固保护方案》编制,并通过成都市文化局组织的专家评审。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施工,于2011年5月上旬,全面完成保护工作。通过清洗、脱盐、加固、修复和表面防水等措施,四通清碑的病害得到了控制,物理性能明显提高,表面字迹附着力增强,达到了延长文物寿命的目的和理想的保护效果。(宋艳)
三台《赵府墓碑、颜氏干禄字书碑》维修加固保护工程
- 2010
-
南部禹迹大佛本体维修保护项目
- 2008
-
南部回龙山石刻和吴道子观音碑加固保护
- 2007
-
剑南春“天益老号”遗址保护前期回填保护工程
乐山凌云寺四通碑搬迁及加固保护
- 2003
-
隆昌石牌坊封护加固保护
- 2001
-
渠县文庙棂星门抢险加固保护
- 1998
-
1998—2000年,彭山江口崖墓951墓群第1-4号防渗、加固工程
- 1985
-
1985—1992年,乐山大佛第1-4期危岩抢险加固、环境整治工程
大足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危岩治理工程
- 1981
-
1981—1983年,大足北山136窟灌浆加固保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