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智彬研究馆员
男,196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文博研究馆员。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具备田野考古发掘领队资格。
参加工作38年来,一直从事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参加和主持大、中、小型田野考古调查、试掘和发掘与研究项目数十项,其中主要有:主持彭水水电站水库淹没区和丰都县三峡工程淹没区地下文物调查;主持阆中坪上遗址和灵山遗址、通江擂鼓寨遗址、广汉二龙岗墓地、广汉罗家包墓地、忠县中坝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主持和参加与北京大学、美国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单位合作开展的盐业考古发掘与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的环境考古研究”,任首席考古专家;主持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项目—古代盐业的创造与发明”专项试点“早期盐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子课题“中坝遗址盐业考古研究”。
研究领域以四川新石器时代考古和巴蜀文化研究为重点,撰写、发表报告与论文数十篇,主要有:《新都战国木椁墓文化因素剖析》《三星堆遗址性质补证》《通江擂鼓寨遗址试掘报告》《重庆库区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忠县中坝遗址》《忠县中坝遗址的性质—盐业生产的思考与探索》《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初论》《忠县中坝遗址II区发掘年报》《渝东峡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概论》《中坝文化与宝墩文化辨》《论中坝遗址与老关庙遗址下层和梢棚嘴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间关系》《中坝遗址的盐业考古研究》《三星堆文化峡江类型刍议》《忠县中坝遗址1999年度发掘简报》《中坝遗址的性质与环境关系研究》《忠县中坝遗址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实践与探索》《重庆中坝遗址地层Na-Ca元素含量揭示的制盐业兴衰史》等。
主编、主笔撰写发表《广汉二龙岗》《忠县中坝》《阆中灵山》专著三部。
发现以中坝遗址为代表的重庆渝东地区地方史式延续时长近五千年的遗址,命名考古学“中坝文化”“三星堆文化渝东类型”“㽏井沟文化”,建立当地三千年考古学文化分期断代标尺。第一次开展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盐业考古发掘和研究,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将自然科学检测运用到盐业考古研究中。第一个辨识出四川平原地区早于宝墩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桂圆桥文化遗存。
1994年,三峡工程淹没区考古调查获“199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8年忠县中坝遗址发掘获“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1年获重庆市三峡库区工作文物保护先进个人奖。2015年获评第十二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