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第一届科研年会顺利召开(上)
2024年12月16日,我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暨第一届科研年会”在广汉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我院科研人员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对话,讲好巴蜀考古故事,扩大巴蜀考古影响力,促进文物发掘、保护与研究不断融合,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四川文物考古事业走向世界。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王毅,美国旧金山博物馆馆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许杰,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宫本一夫,哈佛大学讲席教授傅罗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四川大学讲座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李水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映福,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吕红亮,四川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飞,四川省文物局考古处处长王蓓蓓以及我院全体科研人员等10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刘志岩主持,许杰和吕红亮先生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外学者致辞。
许杰先生指出四川的考古工作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成就,不管是三星堆、新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历史时期的考古,还是近现代的文物保护研究,成果都非常丰富,这些成果都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有许多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他还表示四川考古工作不光是四川省的重要任务,也是全国性、全世界的重要学术项目,老、中、青三代考古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期望大家能共同努力,继往开来。
吕红亮先生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总结了在过往的时间中,川大考古一直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携手并进,保持密切的合作,这些年的合作更是进一步加强。他还提到,本次科研年会标志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个新的开始,希望青年学者能够在接下来的岁月里面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把四川考古带到新的一个高度。
本届年会上表彰了我院首届十位“学术之星”,他们是分别来自我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新石器考古研究所、商周考古研究所、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民族考古研究中心、科技考古中心、石窟寺保护工程研究所及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中心等9个部门的学者。
“学术之星”的评选及表彰活动旨在激励我院研究人员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与学术创新,以榜样力量带动学术氛围,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单位科研影响力,增强行业人才储备,推动考古、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事业协同发展,助力我院建成世界一流考古机构。
第一届“学术之星”信息
01|郑喆轩
个人简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旧石器时代考古。第27届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负责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以来,主持四川旧石器考古工作,开创四川旧石器考古新局面,在国内国际产生重要影响。
入选理由:发掘资阳濛溪河遗址入选中国社科院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王幼平教授为郑喆轩颁发荣誉证书
02|赵凡
个人简历:副研究馆员,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主要从事岩土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和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10余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Heritage Science,《岩土工程学报》《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
入选理由:本年度发表学术论文4篇,包括SCI论文1篇,EI论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项。
03|刘建成
个人简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石窟寺石刻及玉石器保护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石窟寺石刻等文物保护项目20余项,主持编制四川省文物系统首例地方标准,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3项,获中国考古学会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先进个人,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四川文物》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入选理由:本年度获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1项,发表CSSCI论文1篇。
▲ 吕红亮教授为刘建成颁发荣誉证书
04|辛中华
个人简历: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四川先秦时期考古研究。主持过汶川姜维城遗址、茂县下关子遗址、广汉联合村遗址等数十项考古发掘,在《四川文物》等刊物发表简报和学术论文30余篇。
入选理由:本年度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1项。
▲ 傅罗文教授为辛中华颁发荣誉证书
05|郑禄红
个人简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研究,完成50余项重要遗址勘探与发掘工作。主持渠县城坝遗址发掘获“2018年全国考古新发现” 、“田野考古一等奖”,主持罗家坝遗址发掘入围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参与及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编辑出版多部考古报告,并发表简报论文30余篇。
入选理由:本年度获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立项1项,发表SCI论文1篇。
▲ 宫本一夫教授为郑禄红颁发荣誉证书
06|刘化石
个人简历: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考古、西南夷考古。先后主持多个大型项目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撰写数十篇考古发掘简报和相关论文。完成“麦坪文化研究”“大渡河中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等科研课题。
入选理由:本年度获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1项,发表AHCI论文1篇。
▲ 李水城教授为刘化石颁发荣誉证书
07|刘百舸
个人简历:科技考古中心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三星堆彩绘青铜器研究以及江口遗址金银器工艺研究。入站以来在中外多个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获批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
入选理由:本年度完成省级博士后科研课题1项,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2次。
▲ 许杰先生为刘百舸颁发荣誉证书
08|张燕
个人简历:副研究馆员,田野考古发掘领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骨骼考古(体质人类学)、生物考古等。主持或参与多项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和科研项目,先后在《考古与文物》《四川文物》《人类学学报》《第四纪研究》,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入选理由:本年度发表AHCI论文1篇,CSSCI论文1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1次。
▲ 李映福教授为张燕颁发荣誉证书
09|李凯
个人简历:历史时期研究所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陶瓷考古。聚焦四川地区出土陶瓷产地判定、年代判断、使用功能、工艺特征等问题研究。
入选理由:本年度获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1项,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1次。
▲ 霍巍教授为李凯颁发荣誉证书
10|乔钢
个人简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四川地区先秦考古研究。长期从事三星堆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主持三星堆遗址2024-2025年度发掘工作。主持国家社科课题、省社科课题、厅及课题各1项,发表《三星堆四号坑铜扭头跪坐人像功能与身份初识》等相关文章、简报数篇。
入选理由:本年度获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1项,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1次,发表考古简报2篇。
▲ 孙华教授为乔钢颁发荣誉证书
图文来源:院科研管理办公室
核稿:刘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