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报(第18期)| “古蜀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专题讲座概览
2025年8月16日下午,我院与四川大学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思文名家讲坛 · 考古四川系列专题讲座”第三期——《古蜀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正式开讲。本次讲座由我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研究馆员冉宏林主,四川大学博物馆学术与展览部主任陈长虹主持,本期讲座吸引了众多考古学者、师生及文化爱好者参与。
▲ 讲座现场
冉宏林研究馆员从考古学视角系统梳理了古蜀地区文明化进程的五个阶段:古文化、古城、古国、王国。他特别指出,三星堆遗址是古国阶段的典型代表,其神权统治特征显著,通过复杂的祭祀遗存、等级化社会分工及独特的青铜器、玉器等物质遗存,展现了古蜀文明的独特性。而金沙遗址则延续了三星堆的文化传统,但仍属神权社会范畴。至东周时期,随着楚文化及秦灭巴蜀的影响,古蜀地区逐渐转向以王权为核心的王国阶段,并最终融入秦汉帝国文明体系。

▲ 陈长虹主任主持本期讲座

▲ 冉宏林研究馆员向公众阐释古蜀地区文明化进程
讲座中,冉宏林研究馆员还回应了现场听众关于三星堆文字缺失、与周边文化关系等热点问题。他强调,三星堆的祭祀器物虽形态独特,但其技术渊源与中原及长江中游地区存在密切联系。




▲ 热烈讨论与交流
本次讲座通过丰富的考古资料与严谨的学术分析,为现场听众揭示了古蜀文明从平等社会到早期国家形态,再到成熟王权阶段的完整发展脉络,进一步深化了公众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与理解。
内容来源:院科研管理办公室
核稿:刘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