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考古青年学术沙龙第五期 | “ 三星堆与金沙”学术沙龙在广汉成功举办
四川考古青年学术沙龙第五期“三星堆与金沙”,于2025年3月31日在我院广汉考古整理基地办公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沙龙也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阶段性学术成果的一次集中汇报。来自我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青年学者就“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的相互关系”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 会议现场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杨占风通过梳理盉、大口深腹罐、小平底罐等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典型器物的形制演变,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年代和分期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乔钢通过梳理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已发表资料和最新发掘成果,对两遗址的分布范围、功能分区的变迁过程以及二者在选址、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关联性进行探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熊佩基于三星堆遗址城墙体量和金沙遗址墓葬情况,首次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各时期人口规模进行了推算。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田剑波根据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已发表资料,从墓向、葬式、随葬品摆放等方面梳理两遗址丧葬习俗,并就其历时性演变及所反映的社会变迁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肖娟英通过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小平底罐进行科技检测和几何形态测量,对其所反映的制作工艺和组织形式进行探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鲁海子通过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金器进行科技分析,对其成分和制作工艺有清晰认识,并对金器来源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面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肖庆通过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青铜器的科技分析,就青铜器成分、工艺、矿物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刘建成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玉石器进行分析检测,就两遗址出土玉石器形制、材质、用料和制作工艺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认识。
每位发言人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就汇报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 会议现场
最后,北京大学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对此次学术沙龙进行总结,高度认可沙龙形式与学术成果,期待未来多举办此类活动。与会各单位专家学者及领导也纷纷对沙龙予以高度评价,并为后续工作开展建言献策。
内容来源:院科研管理办公室
核稿:刘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