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报恩寺内木雕主要见于建筑的装修和配饰,如建筑内外檐的雀替和外檐的额枋、由额垫板及匾额。雕刻技法有圆雕、高浮雕、减地浅浮雕、镂空、阴线刻等。雕刻题材有花草、龙、凤等。
大悲殿内有一尊高约9米的千手观音立像,其正身用一根巨大的楠木精雕细琢而成。千手观音全身璎珞被体,通体着金,千只手臂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环绕周身,这些手臂或伸展、或弯曲,其中两手向上托举一“无量光佛”,还有数手各执法器,每一件法器都承载着独特的寓意与神通,如净瓶、宝镜、如意、金刚杵等,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她双目微闭,嘴角含笑,面容祥和,似能洞察世间一切苦难,又以无尽的慈爱包容、抚慰着众生,庇佑着这方天地。
大雄宝殿正中的佛像前,供有“当今皇帝万万岁”的九龙牌位一道,是王玺及其同僚向当时的皇帝“祝延圣寿、报答皇恩”的象征。牌位用金丝楠木雕琢而成,边缘透雕九条金龙,金龙形态各异,雕工技法娴熟,是报恩寺现存木雕精品。大雄宝殿中还有一木鱼,整体呈圆形,中空,系由整楠木雕刻而成,安放于佛像前的木雕座上。
匾额是建筑名称的标识。报恩寺建筑上所挂匾额大多为横式,匾额装饰繁简不一。山门匾额 “敕修报恩寺”长约5.4米,高约2.2米,字高达1米;牌首、牌带内雕云龙;匾文为楷书阳刻,笔力遒劲,相传为杨升庵所书。天王殿匾额为横式华带牌,红底金字,楷书阳刻;牌首、牌带内雕云龙,匾额两侧各有一托匾力士,他们顶盔贯甲,足踩祥云,身体略向前倾,双手紧紧拽住那斜负于肩的悬匾铁链,双目圆睁凸出,作尽力牵负匾额之势。至于其余各殿之匾额,则相对简约。或于长方形横额上镌字,如钟楼的匾额就是于整木上行书阳刻: “天音醒世” 四字;或在方形木板上分别镌刻 “大雄宝殿“大悲殿”“万佛阁” 等字,每板一字,皆以楷书阳刻之法呈现,字体端庄规整。这些字均出于名家之手,让人于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亦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