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境内不仅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14个为世居少数民族,同时还拥有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随着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和夷夏观思想的形成,如何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就成为了历代王朝政府的难题。相较于汉、唐时期松散的羁縻制度,宋、元以后实施的土司制度则实现了边疆政策的制度化管理,真正将土司纳入了国家行政管理系统,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而明代则是土司制度最为兴盛的时期。

明代的四川地区,土司数量多,分布广,中间还不断有裁撤与增加,据洪武十七年(1384年)的材料,四川境内设有军民府六、安抚司一、宣抚司一、宣慰司三、招讨司三、长官司三十、卫一、府四、州十九、县三,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土司遗产。

平武王氏土司作为龙州土司中出现最早、消失最晚的土司家族,他们不仅历经了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等历史时期,还经历了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等四川地方政权,同时还与周洪谟、杨慎等四川历史名人有交集,在四川土司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1974年3月,平武县古城乡小坪山农民在整治土地时发现了王玺夫妇合葬墓,同年4~5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工作队(现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绵阳市及平武县文物部门共同抢救性发掘了5座墓葬,1979年1月又对王鉴夫妇墓进行了考古发掘,两次发掘共出土器物396件,器类主要有金银器、铜器、玉石器、陶瓷器等,器形涉及首饰、配饰、盘、瓶、罐等生活用品和压胜钱、镇墓铜镜、买地券、棺钉、棺环、门环等丧葬用品。除了随葬品多样、精美外,这批墓葬的墓内装饰同样引人入胜,其中以王玺夫妇墓和王祥夫妇墓的墓内雕刻最为丰富,部分题材继承了四川地区南宋石室墓的传统,同时又出现了明代典型纹样,在宋明墓葬石刻艺术中体现出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征。

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平武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三家单位共同对王玺家族墓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和深入研究,并精心挑选部分珍贵文物图片汇编成书。本次线上展依托本书,对王玺家族墓出土文物图片进行分类整理呈现,以期更多的观众和专家学者能关注、了解这份珍贵的明代四川土司遗产。

 

金银器

【 共 92 条信息 】
查看全部

铜器

【 共 17 条信息 】
查看全部

玉石器

【 共 18 条信息 】
查看全部

陶瓷器

【 共 32 条信息 】
查看全部

石刻券符

【 共 50 条信息 】
查看全部

相关信息

  平武,古氐羌地。在汉代属广汉郡刚氐道,三国蜀汉为江油戍地,改属阴平郡。晋因之,宋、齐俱属梁州北阴平郡。后魏孝武帝置江油郡,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龙州。隋开皇三年(583年),郡废,大业初改州为平武郡,义宁初改为龙门郡。
  唐贞观元年(627年)改龙门洲,天宝元年(742年)复曰江油郡,至德二载(757年)改灵应郡,乾元元年(758年)改曰龙州,属剑南道,五代因之。宋仍曰龙州江油郡,绍兴五年(1135年)后复称龙州,属利州路。元亦曰龙州,属广元路。
  明洪武六年(1373年),仍曰龙州,属四川布政司,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龙州军民千户所,后复为州。宣德七年(1432年),改为宣抚司,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置龙安府,属四川布政使司。清代因之。
  平武筑城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由土知州薛继贤将州治从青川迁到今治,周以木栅。到宣德五年(1430年),土知州薛忠义始筑砖城,从而形成了平武县城的基本格局。自此,平武先后作为龙州、龙安府和平武县的治所一直延续至今。
  平武土司的历史开端于南宋宁宗时期,江南扬州府兴化县进士王行俭授龙州判官,在任期间开疆拓土,兴学化夷,创建城垣有功,敕赐世袭,授龙州三寨长官司之职。直到咸淳元年(1265年),薛严被授世袭知州后,整个龙州才进入了土司统治时代。历元至明,龙州一直在薛、王两家土司的统治之下。
  洪武二年(1369年),颍川侯傅友德由阴平入蜀,薛文胜、王祥于洪武四年(1371年)率众番夷归附,助运粮储,开设龙州后仍授原职。随后朝廷又将傅友德的一名部将,来自陇西的千户李仁广任命为龙州世袭土司。从此龙州形成了以薛氏土司为首,薛、王、李三家土司共同治理的局面。
  平武见证了龙州土司最辉煌的时刻,宣德二年(1427年),交趾战争爆发,朝廷征调各地卫所军队前往作战,松潘千户钱宏不愿远征,挑拨松潘番人作乱,直到宣德九年(1434年),这场叛乱才平息下来。在平叛过程中,龙州土司因功获赏,升龙州为宣抚司,三土司中升薛忠义为世袭宣抚使、升李爵为世袭副使、升王玺为世袭佥事,各统兵五百,分守龙州三番,同时还造就了龙州的最后一家土司——康氏土司。
  龙州土司的衰落始于薛兆乾叛乱事件。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宣抚薛兆乾因为与副使李番的矛盾,杀了李番父子和佥事王华全家,知事康以忠也因直言进谏被杀,在清除了...
  王玺,字廷璋,生于永乐三年(1405年),卒于景泰三年(1452年),享年48岁。王玺是王思民的庶长子,同时也是平武王氏土司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土司,在他的一生中主要完成了三件事情,即征讨番夷、修造报恩寺、营建家族墓地。
  王玺于宣德三年(1428年)袭职,时年24岁。此时,松潘叛乱已经开始,王玺与薛忠义、李爵一起奉命征剿,经过连年征战,直到宣德九年(1434年)战火才彻底平息,王玺也因此升为正六品的宣抚司佥事,从而达到了平武王氏土司历史的最高峰。
  正统四年(1439年),王玺按照每三年一入贡的惯例首次赴京朝贡。次年,王玺便开始在平武修建报恩寺,历经七载,至正统十一年(1446年)报恩寺建成。报恩寺的建筑,不仅在结构形式和建筑艺术上为研究明代建筑上下承袭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目前四川省规模最大、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
  王玺之所以能够由庶子袭位,主要是由于嫡长子一支人丁凋落,无人继承。根据《土官底薄》的记载,作为王思民嫡长子的王真于永乐三年(1405年)袭职,因无嗣,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传给了王真之弟王智的儿子王宗政,最后才有王玺在宣德三年(1428年)荣奉袭职。
  王玺家族墓地前的《龙阳郡节判王氏宗亲墓志》记载,王玺祖父王祥以后的族葬之地是在“长惠山之原”,王玺认为造成其“家室为之迍如、少长为之邅如”的原因是祖坟“山水形状,气势违和”。于是,在袭位后的次年,即宣德四年(1429年)十月,就邀请来自成都的风水先生李士杰重新择地选穴,最终选定了“古城奉亲山”这个位置,并在宣德五年(1430年)开始修建墓穴,于宣德六年(1431年)将其祖父王祥和祖母明氏、赵氏迁葬于此,这也与王祥墓出土石诏书的内容一致。
  从此以后,位于古城乡小坪山的“奉亲山”墓地就成为王氏家族新的族葬之地,一直延续到近代,而发掘的6座墓中有5座墓的墓主人得以确认,分别为王玺的祖父王祥、王玺、王玺的长子王鉴、王玺的三子王(钅仑),以及王玺的长孙王瀚(王文渊)。

推荐浏览

TOP